沼山“枫”景丨人民法庭+综治中心 重圆村民安居梦
作者: 周燕语 发布时间: 2025-08-19 16:20:10
01
基本案情:裂缝蔓延的家园与举步维艰的维权
2020年,经济困难的刘某在村委会和亲友的帮扶下,搬进了新建的农村住宅,圆了多年的安居梦。然而,入住不到两年,新房的墙体即“裂缝斑斑”。看着这栋曾寄托希望、如今却“伤痕累累”的唯一住房,刘某寝食难安。亲属们多次出面帮其与出售砖块的厂商交涉赔偿和修复事宜,对方却始终回避问题解决。万般无奈之下,刘某一纸诉状将砖厂告上法庭,要求返还砖款并赔偿损失。
02
审理经过:主动作为破困局,联动调解护民生
案件进入沼山法庭,庭长吴永华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原告的经济困境。经报批,法庭依法准许刘某免交诉讼费,为其卸下了第一道诉讼负担。
面对刘某一家亟待解决的住房安全隐患,吴永华深知该案刻不容缓。他一方面高效推进案件审理,另一方面全力寻求调解可能。庭审中,砖块质量及与房屋损坏的因果关系成为核心争议,专业鉴定成为定损关键。但动辄数万的鉴定费用,对经济困难的刘某和砖厂来说,都是一道不小的坎。
如何破局?吴永华秉持“如我在诉”理念,果断迈出法庭,直击现场勘查。纵横交错的裂缝在墙体上肆意蔓延,坍塌的院墙碎石堆积,眼前的场景,让法官更真切地感受到当事人一家的焦灼与无助,也更坚定了实质解纷的决心。与此同时,他积极对接镇综治中心,汇聚多元调解力量,共寻破局之道。
2025年8月6日,吴永华和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组织双方在法庭进行调解。刘某亲属痛陈,新房变危房,多次沟通无果,全家忧心如焚。砖厂经营主则眉头紧锁,坦言经营不易,原告索赔金额远超承受能力。眼见双方各执一词,各有苦衷,吴永华一方面释法明理,清晰阐明权利义务边界;另一方面引导换位思考,体谅彼此现实难处。他语重心长:“这房子是刘某遮风避雨的唯一依靠,保障其基本居住安全是司法对困境中当事人的应有担当。”综治人员也从化解基层矛盾、维护和谐稳定的角度进行耐心疏导。
最终,在法理与情理的双重感化下,坚冰终于消融,双方互谅互让,达成了切实可行的赔偿方案。为表诚意,砖厂经营者当场支付了近2万元现金,并承诺剩余款项近期一次性付清。困扰刘某许久的“危房之忧”,在法庭主导、多方联动的合力下,得以实质性、温情地化解。刘某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,他的“家”,在司法的守护下,有了修复的希望。
鄂州市梁子湖区人民法院 版权所有
|
||
|
||
![]() |